
2025年6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聚焦“服务创新主体,提升专利质量”议题,系统阐述了新时代专利质量提升的举措。作为服务创新主体一线的专利代理机构,我们北京路浩通过学习发布会的政策导向和行业治理要求,从服务实践角度认识到专利代理机构应该调整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助力企业创新。

一、从“被动影响”到“主动适配”,代理机构需调整服务模式
发布会指出,专利质量提升需贯穿“申请、审查、代理、保护”全链条。积极配合审查部门工作,主动嵌入企业运营发展,是服务机构综合能力提升的要求。作为连接创新主体与审查机关的“桥梁”,专利代理机构需深刻把握政策风向,主动调整服务模式。首先,代理机构要意识到质量是服务的最大保证,要把专利质量和服务质量作为所有工作的首要出发点;其次,代理机构要协同审查部门进行质量提升,从创新预查、预审配合、文本质量和积极沟通等方面和审查部门形成一体化工作思路;再次,专利质量要考虑企业运营发展需求,从企业实际需求和保护目的出发,关切企业切身利益,从企业角度考虑未来专利使用,要让专利寿命和专利工作能够为企业真正保驾护航。
就政策强调的“推动建立以产业化前景为核心的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我们在实际中认识到,代理机构需在客户需求挖掘阶段嵌入“技术价值评估”环节。例如,针对江苏某新能源企业拟申请系列电池技术专利,我们联合企业研发部门评估技术路线前瞻性、技术替代可能性及海外布局必要性,避免盲目追求专利数量,挑选出了适当数量产业化前景好的高质量专利申请素材,进行了合理的国内外专利申请布局,为企业节省了开支并为创新成果获得良好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从“数量导向”到“质量导向”,代理机构需提升服务质量
发布会指出,高价值发明专利的占比提高和未来审查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影响到专利代理行业服务理念的转型,服务机构要从“重营收”转向“重长远”,从“重数量”转向“重质量”。这一转变对代理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需强化“技术理解能力”,代理师不仅要精通专利法,更要深入理解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的技术逻辑,才能精准捕捉“技术创新点”;另一方面,需提升“专利布局能力”,从“单件申请”转向“战略布局”,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构建专利池,帮助企业形成“技术壁垒和市场优势”。正如发布会中提到的“高价值专利是衡量创新能力的硬通货”,代理机构未来需成为企业高价值专利的“设计师”与“护航者”。
作为专利代理机构,我们在服务实践中深刻体会到,高价值专利的培育绝非简单的“撰写申请”,而需要全链条、多维度的专业支撑,强化专利服务质量。例如,在服务北京某半导体企业的过程中,我们通过“技术、法律、市场”三维分析,帮助企业梳理核心技术创新点,结合产业竞争格局布局“基础专利、外围专利和标准必要专利”组合,最终形成的专利包不仅符合高价值专利认定,更在企业融资和技术谈判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三、从“单项服务”到“全面赋能”,代理机构需助力企业创新
发布会多次重点提及提升专利质量、服务企业创新,该理念更加聚焦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直接的深层次需求。这一政策导向与代理机构的职责高度契合,我们不仅是企业专利申请的代理机构,更应成为企业创新的合作伙伴和坚实后盾。正如发布会中强调的“服务要从管理转向赋能”,代理机构的服务边界要从“申请环节”向“创新全周期”延伸,能够为企业创新指导、商务合作、成果转化各个需求提供专业的服务。
针对企业多方位深层次的需求服务实践也让我们认识到,代理机构需主动“沉下去”,深入企业研发一线,参与技术研讨会、生产线调研,甚至协助制定研发计划。同时,代理机构需“走出去”,对接金融和产业资源,帮助企业将专利“变现”为市场竞争力。例如,北京某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自主研发的新型材料技术,但早期专利申请仅覆盖产品结构,未考虑工艺改进与衍生应用。我们团队介入后,通过“专利导航”分析行业技术趋势,协助企业查漏补缺完善创新,并补充了“工艺参数优化”、“复合材料应用”等方向的专利申请,还推动其与高校、下游厂商合作开展专利转化,最终该企业的专利成功多次转化,获取到丰厚的投资资金。
本次发布会释放的信号清晰而坚定,专利质量提升已从“行业自律”上升为“国家战略”。我们要以发布会精神为指引,将政策要求转化为服务动能,将政策导向转化为服务实效,不负“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赋予的时代使命。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集团有限公司
电话:010-62196988
网址:www.cnkip.com
